
教学优势
  曙海教育的课程培养了大批受企业欢迎的工程师。大批企业和曙海
  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。曙海集团的课程在业内有着广泛的美誉度和响亮的知名度。
秉承二十几年积累的教学品质,本课程以真实项目实战为导向,授课工程师将会与您分享设计的全流程及工具的综合使用技巧、经验。
课程简介:
1.培训地点
公开课程地点:曙海19大培训基地,每月滚动开班。
2.联系方式
http://www.51qianru.cn/contact.htm
3.培训时间
每月滚动开班,请提前报名。
4.培训报名:
联系客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http://www.51qianru.cn/contact.htm
 5.IATF 16949:培训对象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与贯彻质量体系有关的企业经理、中高级管理人员、内审员、其他相关人员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.IATF 16949:2016培训课程收益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了解审核和注册过程;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理解IATF16949标准要求和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的方法;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学会审核计划、实施、报告和验证的基本方法和技能;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具备开展IATF16949第一方和第二方审核的能力;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明确审核各方的职责,开展质量体系有效性的审核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.IATF16949:2016培训课程大纲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ATF16949:2016新版标准精讲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引言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范围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规范性引用文件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术语与定义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组织环境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.1理解组织及其环境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.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.3确定质量管理体系范围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.3.1确定质量管理体系范围-补充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.3.2客户特殊要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.4质量管理体系与其过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.4.1.1产品和过程的符合性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.4.1.2产品安全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.4.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领导作用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.1领导作用和承诺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.1.1总则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.1.1.1公司责任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.1.1.2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.1.1.3过程拥有者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.1.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.2方针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.2.1建立质量方针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.2.2沟通质量方针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.3组织角色、责任与职权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.3.1组织角色、责任与职权-补充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.3.2产品要求符合性及纠正措施的职责和权限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策划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.1风险和机会的应对措施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.1.2.1风险分析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.1.2.2预防措施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.1.2.3应急计划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.2质量目标及其实施的策划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.2.2.1质量目标及其实施的策划—补充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.3变更的策划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支持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.1资源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.1.1总则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.1.2人员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.1.3基础设施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.1.3.1工厂、设施及设备的策划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.1.4过程运行环境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.1.4.1过程运行环境—补充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.1.5监视和测量资源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.1.5.1总则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.1.5.1.1测量系统分析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.1.5.2测量可追溯性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.1.5.2.1校准/验证记录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.1.5.3实验室要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.1.5.3.1内部实验室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.1.5.3.2外部实验室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.2能力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.2.1能力-补充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.2.2能力-在职培训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.2.3内部审核员能力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.2.4二方审核员能力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.3意识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.3.1意识—补充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.3.2员工激励与授权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.4沟通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.5形成文件的信息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.5.1总则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.5.1.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.5.2编制和更新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.5.3形成文件信息的控制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.5.3.2.1记录保存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.5.3.2.2工程规范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运行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1运行的策划和控制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1.1运行的策划和控制—补充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1.2保密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2产品和服务要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2.1顾客沟通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2.1.1顾客沟通—补充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2.3产品和服务要求的评审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2.3.1.1产品和服务要求的评审-补充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2.3.1.2顾客指定的特殊特性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2.3.1.3组织制造可行性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2.4产品和服务要求的更改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3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3.1总则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3.1.1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-补充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3.2设计和开发策划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3.2.1设计和开发策划-补充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3.2.2产品设计技能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3.2.3带有嵌入式软件的产品的开发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3.3设计和开发输入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3.3.1产品设计输入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3.3.2制造过程设计输入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3.3.3特殊特性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3.4设计和开发控制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3.4.1监视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3.4.2设计和开发确认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3.4.3原型样件方案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3.4.4产品批准过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3.5设计和开发输出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3.5.1设计和开发输出-补充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3.5.2制造过程设计输出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4外部提供的过程、产品和服务的控制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4.1总则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4.1.1总则-补充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4.1.2供应商选择过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4.1.3顾客指定的资源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4.2控制的类型和程度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4.2.1控制的类型和程度-补充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4.2.2法律法规要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4.2.3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开发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4.2.3.1汽车产品相关软件或带有嵌入式软件的汽车产品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4.2.4供应商监视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4.2.4.1第二方审核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4.2.5供应商开发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4.3外部供方的信息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4.3.1外部供方的信息-补充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5生产和服务的提供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5.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5.1.1控制计划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5.1.2标准化作业-操作指导书和目视化标准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5.1.3作业准备验证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5.1.4停工后的验证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5.1.5全员生产力维护(TPM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5.1.6生产工装及制造、试验、检验工装和设备的管理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5.1.7生产排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5.2标识和可追溯性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5.2.1标识和可追溯性-补充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5.3属于顾客或外部供方的财产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5.4防护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5.4.1防护-补充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5.5交付后的活动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5.5.1服务信息的反馈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5.5.2与顾客的服务协议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6产品和服务的放行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6.1产品和服务的放行-补充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6.2全尺寸检验和功能性试验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6.3外观项目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6.4外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符合性的验证和接受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6.5法律法规的符合性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6.6接收准则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7不符合输出的控制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7.1.1顾客的让步授权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7.1.2不合格品控制-顾客规定的过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7.1.3可疑产品的控制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7.1.4返工产品的控制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7.1.5返修产品的控制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7.1.6顾客通知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7.1.7不合格品的处置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7.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绩效评价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.1监视、测量、分析和评价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.1.1总则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.1.1.1制造过程的监视和测量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.1.1.2统计工具的确定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.1.1.3统计概念的应用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.1.2顾客满意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.1.2.1顾客满意-补充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.1.3分析和评价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.1.3.1优先级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.2内部审核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.2.2.1内部审核方案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.2.2.2质量管理体系审核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.2.2.3制造过程审核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.2.2.4产品审核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.3管理评审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.3.1总则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.3.1.1管理评审-补充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.3.2管理评审输入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.3.2.1管理评审输入-补充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.3.3管理评审输出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.3.3.1管理评审输出-补充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改进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.1总则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.2不符合和纠正措施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.2.3问题解决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.2.4防错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.2.5保修管理体系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.2.6顾客投诉和使用现场失效试验分析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.3持续改进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.3.1持续改进-补充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ATF16949:2016新版标准精讲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汽车行业过程方法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汽车行业过程方法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章鱼图在识别COP过程中的应用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乌龟图在所有过程分析中的应用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过程的六个关键特性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SO10011+IATF16949Rules第五版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质量体系审核介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审核的类型和相互关系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职责和作用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质量体系审核过程的管理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整合体系内部审核程序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审核员的选择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审核计划和准备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Exemplar定义的审核员资格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计划和准备的目的、9个步骤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确定审核目的、范围和资源要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确定审核授权(第1方和第2方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确定相关要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与受审核方联系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审核受审核方绩效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准备审核计划、审核检查清单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审核的实施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首次会议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调查和记录客观证据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记录证据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不符合项和审核的发现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不符合项的原因和类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撰写和查核不符合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末次会议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完成审核报告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纠正措施和跟踪验证
                      练习和考试
                      练习
答疑